政策举措 - 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 从丰富科技创新债券产品体系和完善配套支持机制等方面提出多项重要举措[1] - 上海证券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和北京证券交易所新增支持金融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引导投资机构加大投入并降低交易结算成本[2] -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通知 明确鼓励债券市场资金"投早 投小 投长期 投硬科技"以破解科技创新企业融资难题[2] - 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全额减免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内成员以科技创新债券为标的的现券买卖交易手续费 减免期为2025年至2027年[2] - 科技部等七部门印发政策举措 明确健全债券市场服务科技创新支持机制 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并推动科技创新公司债券高质量发展[2] 市场反应 - 截至5月8日已有36家企业公告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发行规模合计210亿元[4] - 14家企业开展注册申报 注册规模合计180亿元[4] - 百余家机构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与5月9日的科技创新债券上线暨集中路演活动[4] 企业案例 - 科大讯飞发行规模8亿元的科技创新债券 高级副总裁段大为表示该债券灵活匹配科技企业融资需求并为企业研发提供"债市引擎"[5] - 西安中科光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发行规模3亿元的科技创新债券 募集资金中不低于80%用于支持科技创新领域 主要投向先进制造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光子产业[5] - 西科控股常务副总经理李妍表示公司将依托债券市场与银行间金融工具联动 加速赋能硬科技生态并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金融动能[5] 行业影响 - 业内普遍认为政策"组合拳"切实降低了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成本 助力其在技术研发 成果转化和市场拓展等关键环节"轻装上阵"[3] - 债券市场"科技板"落地 金融资本成为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1]
债券市场“科技板”落地 多家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