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贷新规核心内容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办法》将于2025年10月1日实施,要求商业银行对合作机构实行"白名单"管理,严禁与名单外机构合作 [1] - 新规要求商业银行总行通过官方网站、移动应用程序等渠道披露合作机构名单并定期更新 [2] - 多家银行如广州银行、承德银行、尚诚消费金融已提前披露合作机构名单,头部平台如蚂蚁、京东、字节跳动占据主导 [1][2][3] 合作机构名单特征 - 披露的名单呈现高度集中化,承德银行仅与蚂蚁、京东旗下公司合作,广州银行等机构名单也以头部平台为主 [2] - 合作机构类型多样化,包括纯助贷平台(如乐信、奇富科技)、持牌金融机构(如微众银行、网商银行)及融担公司(如华章汉辰融担)三类 [2][4] - 尚诚消费金融披露14家合作机构,涵盖携程金融、度小满、美团等流量平台及金融科技公司 [3]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头部平台凭借流量优势(如京东、字节旗下小贷公司注册资本合计524亿元)和合规能力进一步巩固地位 [8][10] - 7家上市金融科技公司2024年总营收619亿元(同比+8.48%),净利润144.05亿元(同比+17.53%),奇富科技以171.66亿元营收和62.48亿元净利润领跑 [12][13] - 中小平台因嵌套导流模式受限面临生存压力,行业马太效应加剧 [6][7][13] 银行策略调整 - 城商行如杭州银行、北京银行明确聚焦与头部互联网平台合作,控制助贷规模并强化合规审查 [7] - 部分银行披露合作产品合同模板(如尚诚消费金融公开借款合同),增强业务透明度 [5] - 银行准入标准趋严,重点关注助贷平台风控能力、技术实力及综合融资成本 [6]
助贷新规开启倒计时,多家机构披露助贷业务“白名单”
第一财经·2025-05-14 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