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深圳一破产申请引热议,专家:个人破产制度普法仍需加大力度
南方都市报·2025-05-14 20:48

个人破产制度讨论 - 深圳一对退休夫妻月收入1 2万元却负债1 2亿元申请个人破产清算引发热议 部分网友质疑收入与债务的悬殊性并怀疑涉及"职业背债人" [1] -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表示该破产申请处于审查阶段 法院将核对材料后裁定是否受理 申请人自述债务源于创业失败且无力清偿 [1] 个人破产制度流程与保障机制 - 个人破产清算案件需经过四个严格流程阶段:申请前面谈辅导 申请审查 裁定受理 考察期后的债务免除 [2] - 法院裁定介入破产程序后仍有三年考察期 期间发现欺诈可撤销申请 个人破产不等于债务自动免除 [2] - 《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设计多重程序考察申请人是否为"诚实而不幸"的债务人 制度核心在于保护而非逃债 [2] 公众认知与制度发展 - 公众对个人破产制度存在误解 既期待救济诚实债务人又担忧制度滥用 实际案例中逃债可能性较低 [2][3] - 深圳作为全国个人破产制度先行试点 需加强普法并扩大制度覆盖面 当前法院受理案件仍偏谨慎 [3] - 专家建议深圳应加速探索步伐 为其他城市提供经验 同时加大对恶意逃债行为的打击力度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