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房预售制问题与现房销售趋势 预售制现存问题 - 购房者面临房屋质量问题如墙体裂缝、渗漏等,影响居住体验[1] - 开发商资金链断裂导致楼盘烂尾,购房者仍需偿还高额房贷[1] - 开发商擅改规划,承诺配套设施无法兑现[1] - 预售资金被挪用风险高,通过关联交易或虚假合同转移资金导致烂尾[8] - 存在房屋交付不符预期、延期交房及办证难问题,可能引发一房二卖等风险[8] 现房销售政策推进 - 2022年以来全国超30个省(市)出台现房销售相关政策,包括试点及配套支持(如延长土地出让金缴纳期限、契税补贴等)[3] - 河南信阳成为2024年全国首个明确全面落实现房销售城市,规定新出让土地商品房一律现房销售[3][7] - 政策采用"新老有别"原则,新取得施工证项目需主体封顶方可预售,新出让土地以合同签订日期为准[7] - 海南为全国首个省级现房销售政策实施地,2020年3月起新出让土地商品住房实行现房销售[11] 市场数据与行业影响 - 2024年全国现房销售面积达3亿平方米(同比+19.1%),占比提升至30.84%,2020-2023年占比分别为12.7%、13%、17.3%、22.5%[12] - 现房销售可降低烂尾风险、规避虚假宣传,倒逼开发商注重资金管理和工程质量[12] - 行业短期面临资金压力(回笼周期延长),中小房企可能加速出清,但长期利于构建"低风险、高品质、可持续"生态[13] - 住建部提出改革商品房开发、融资、销售制度,将现房销售作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重要路径[13] 现房销售优势 - 购房者可实地验房,直观评估物业体验、户型格局及采光通风[9][12] - 降低银行坏账风险,减少开发商对预售资金的依赖,促进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12] - 加快库存去化,推动房地产行业从"高周转"模式升级[12][13]
鱼眼·探问丨商品房预售制加速退场?信阳全国首推现房销售,“所见即所得”渐成主流
搜狐财经·2025-05-14 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