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抗旱保麦战 河南这么打
河南日报·2025-05-15 07:36

旱情对小麦生产的影响 - 河南自3月中旬起持续高温少雨伴随大风,土壤失墒加快,对小麦生产带来不利影响,4月份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 [3] - 此次旱情特殊之处在于发生在小麦孕穗期至抽穗期,此时小麦正需要大量水分,缺水会减少亩穗数并对穗粒数产生较大影响 [5] - 高温、少雨、大风三者叠加加剧了旱情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5] - 全省小麦返青期一、二类苗占比90%左右,苗情为近年来最好的一年,群体最大、苗情最好、植株最壮、病情最轻 [5] 抗旱措施 - 扶沟县黄土地种植合作社流转土地1000亩,花费60多万元新建灌溉设备,包括田间"储水室"和喷灌设备,提高了浇灌效率 [7][8] - 获嘉县位庄乡大位庄村种植大户采用滴灌设备,节水省时省力,300亩小麦从需要7个人20天浇一遍水变为一个人轻松管理 [11][12][13] - 灵宝市故县镇农户使用移动式喷灌设备,100多亩麦田已完成第四次喷灌 [13][14] - 内乡县打磨岗灌区实现高效节水全覆盖,亩次灌溉用水量从200立方米降为40立方米 [18] - 郸城县汲冢镇黄竹园村高标准农田把水渠引到田边,解决了浇水难题 [20] - 兰考县考城镇高标准农田因浇灌及时,麦田未受旱情影响,有望实现增产 [21] 耐旱小麦品种 - 洛阳市农林科学院选育的"洛旱"系列小麦品种在旱作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如"洛旱22"根系能达到3米以上,远超普通小麦 [22][23] - 河南省每年小麦播种面积8500万亩,其中有1000多万亩中低产田,主要分布在洛阳、三门峡、平顶山等丘陵区 [23] - 如果一半中低产田种上抗旱小麦,每亩产量能提高100公斤 [23] - 洛阳市农林科学院拥有全国最大的旱地小麦种质资源库,保存有5000多份种质资源 [24] 政府支持与行业协同 -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气象部门启动抗旱气象保障服务特别工作状态,组织空地一体化人工增雨作业 [22] - 省农业农村厅组建技术指导专班,分赴全省各地开展"一喷三防"及抗旱浇麦培训 [22] - 水利系统及时调度全省灌区开闸引水,为农田灌溉提供水源 [22] - 河南已建成高标准农田8800多万亩 [21][22]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方案,要求河南作为黄淮海区代表重点提高灌溉保证率,完善现代化耕作条件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