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付费社群卖不动了吗?
36氪·2025-05-15 07:56

付费社群市场现状 - 每年五六月份是付费社群纳新续费高峰期,但今年市场明显低迷 [1][2] - 杭州地区年营收超1000万的付费社群不下10个,部分头部社群年营收达4000-5000万 [2] - 某万人社群往年首日续费达1万人(收入1000万),今年3天后仅6000人续费,下降40% [3][4] - 滨江区某低价社群(年费400-500元)往年分销会员可赚数万,今年第一名仅赚几千元(拉新60-70人) [5][6][7] 用户行为变化 - 线下大会参与度骤降:往年门票加价难求,今年大量滞销 [8][9][10] - 用户对认知付费敏感度降低:信息过载(单日数千条信息/数百篇文章)导致决策困难 [15][16] - 社群同质化严重:高质量社群内容重复,低质量社群存在盗版信息 [18][19][20] 社群运营问题 - 内容交付质量差:线下活动广告泛滥缺乏实操干货,线上更新频率低至日均不足1条 [21] - 用户体验不佳:管理规则严苛(删帖/警告),续费前缺乏主动服务,承诺活动未兑现 [22][23] - 生命周期局限:自媒体引流型社群平均周期3-5年,需持续迭代项目(如从小红书转向抖音) [31][32][40] 行业转型方向 - 垂直化运营:聚焦抖音/淘客/跨境等细分领域,避免大而全 [29] - 结果导向:训练营/打卡营等实操项目更易变现,用户需求从"认知提升"转向"直接赚钱" [24][25][27] - 资源整合:强化相亲/供应链等资源对接功能,形成实际价值 [30] - 生态建设:通过社群筛选优质项目/人才,投资潜力成员实现长期回报 [41][42][43][44] 成功社群特征 - 赛道选择:二手车/电商等大赛道或高频刚需领域更具持续性 [33][39] - 运营能力:创始人需保持专业性与激情,社群需持续输出新鲜内容 [34][35] - 成员参与:需打破旁观者模式,通过分享/合作激活成员共创价值 [36][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