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零售大热,日用百货“带头大哥”已易主
即时零售行业格局演变 - 京东与美团角逐外卖市场时,高频外卖可带动低频电商业务并引入新增长潜力,但淘宝闪购的推出与阿里近年"做减法"战略(如出售大润发、银泰,收缩亏损业务)形成矛盾 [1] - 闪购概念并非创新,本质与O2O、新零售类似(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但过去十年除外卖外成功案例极少,此时重提旧概念令人意外 [1] - 新零售理论虽符合行业痛点,但实施困难重重,实际成效有限 [1] 传统零售业态定价权转移 - 2010年后A股百货及购物中心企业营收增速急剧下行,反映电商崛起导致传统商业模式边际效应收窄,最终丧失定价权 [3] - 购物中心参与双11/618等电商节标志着定价权已转移至线上平台,耐用消费品(服装、家电、美妆)线上化完成,但日百类仍存差异 [3] - 2014-2020年连锁超市行业高速增长,受电商冲击较小,但分析常忽视"定价权"核心变量 [5] 线下超市行业转折点 - 2020年后连锁超市固定资产购建现金支出断崖式下跌,回落至15年前水平,行业扩张性消失 [8] - 连锁超市经营理念转向保守,重复购物中心路径交出定价权,线上企业权重提升 [9] - 永辉超市线上销售占比从2020年10%升至2024年20%,线下门店逐渐沦为线上"前置仓" [11] 线上企业战略调整 - 京东超市依托物流优势贡献主要GMV增长,但线下超市参与闪购可能稀释其优势,故以高频外卖切入布局多品类闪购 [11] - 淘天凭借饿了么运力和手淘流量,将小时购升级为闪购占据先发优势 [11] - 新零售理论仍具价值,2020年加速日百类线上化,线上企业重获时代红利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