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1.4亿年前牡蛎化石揭示远古气候图景
科技日报·2025-05-15 09:09

远古气候研究 - 通过研究1.4亿年前的牡蛎化石,科研人员发现白垩纪早期地球存在显著季节性温差,与现今两极永久性冰川状态不同 [1] - 牡蛎壳体生长纹显示夏季高温形成"亮带",冬季低温形成"暗带",类似树轮记录气候变迁 [1] - 研究采用精密仪器分析化石化学成分,确认保存完好,发现早白垩世南半球中纬度地区冬夏温差达10℃至15℃ [2] 气候系统新认知 - 研究发现温室气体增加可能导致季节温差扩大和极端天气增多,而非均匀升温 [2] - 1.4亿年前的短暂冰川可能是大规模火山喷发与地球轨道周期变化共同作用结果 [2] - 研究打破了温室气候单一叙事,为预测未来全球变暖趋势提供新视角 [2] 研究方法与意义 - 以牡蛎为代表的增生生物壳体被视为"自然界的时光记录仪",详细记录地球气候变迁 [1] - 气候模拟显示当时可能存在季节性冰川融水注入海洋,类似现今格陵兰冰盖融化现象 [2] - 该研究为古老气候图景打开新窗口,刷新对远古气候理解并具重要参考价值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