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车厂都在强攻,但新能源份额涨不动了
36氪·2025-05-15 09:38

新能源渗透率动态 - 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渗透率降至41.2%,较去年下半年突破50%后显著回落 [1] - 2023年4月新能源汽车零售/批发渗透率首次突破50%,7月达53.9%峰值后连续5个月回落至47.6% [3][10] - 2024年1月燃油车份额反弹至58.5%,4月新能源批发/零售渗透率分别为51.7%和51.5%,停滞在50%平台期 [10] 行业发展历程 - 新能源渗透率从2005年0%到2015年1%用10年,2020年后4年冲至50%,呈现指数级爆发 [6][11] - 2021-2022年国内零售渗透率从15%跃升至28%,2023年达48%,增速超预期 [8][12] - 行业早期依赖政策驱动,2020年市场渗透率6.18%后转向市场主导,微型车和特斯拉/蔚小理推动直线拉升 [11][12] 市场竞争格局 - 自主品牌(比亚迪/蔚来/理想/小鹏)、合资车企(铂智3X/东风日产N7)和豪华品牌(奥迪AUDI/奔驰CLA)全面入局 [7][10] - 传统车企如长城/吉利/大众坚守燃油车,2024年燃油车占比超50%,长城展出4.0T V8发动机,吉利星越L累计销量74.5万辆 [19][21] - 过去4个月近百款新车上市,新能源占多数,10家品牌曾同日发布新车 [3] 技术瓶颈与消费行为 - 电池技术存在"跷跷板效应":宁德时代超充电池快充致循环寿命缩短40%,无法兼顾续航/寿命/成本 [11] - 2024年超30%纯电车主计划换车回归燃油阵营,反映技术实用门槛未突破 [11] - 大众消费阶段用户更关注续航/补能/保值率,购车决策需通过品牌认知、产品对比、长期成本三层筛选 [15][17] 燃油车反攻策略 - 燃油车通过智能化升级缩小差距:上汽大众途昂Pro搭载L2+智驾,一汽大众探岳L计划2026年实现全路况自动驾驶 [19] - 传统车企智能化改造提升用户体验,在长途续航/低温性能等场景反超新能源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