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南京数字人民币业务多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数字人民币在南京的推广与应用 核心观点 - 南京在公共交通领域实现数字人民币支付全覆盖,超5000辆公交车支持该功能,一季度多项业务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1][4][7] - 政府通过"高频、刚需、民生"场景布局推动数字人民币普及,包括公交优惠(满2元减1.99元)、政务缴费(党费收缴)及跨境支付试点 [3][6][8] - 南京依托科教资源与政策协同机制,探索技术转化与跨境应用,如智能合约结算、QFLP试点等创新路径 [8][9] 场景落地进展 - 公共交通:南京公交集团完成公交/轮渡/有轨电车数字人民币支付全覆盖,活动上线后超2000名乘客使用优惠,单笔最低支付0.01元 [1][3][4] - 大型活动:南京银行在2025世界田联室内锦标赛发放730张数字人民币硬钱包,服务578名国际运动员 [7] - 跨境支付:交通银行南京分行落地货币桥Pre-MVP汇出款试点,打通与中银香港资金路径 [7] 数据表现 - 一季度新增个人钱包31.24万个、对公钱包3.08万个,月活钱包121.4万个(个人+对公) [7] - 累计交易1233.75万笔、157.77亿元,其中消费321.07万笔、11.47亿元 [7] 政策与创新方向 - 采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模式,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支持场景创新 [8] - 规划延伸至长三角交通卡互联互通、禄口机场联运体系及大宗物流场景 [8] - 依托高校实验室与软件谷产业集群,研发支付安全技术并探索"数币+跨境电商"解决方案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