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VLA司机大模型技术演进 - 公司将AI工具划分为三个层级:信息工具、辅助工具与生产工具,强调VLA司机大模型属于重构AI生产力的生产工具层级[3] - VLA发展经历三阶段:昆虫动物智能阶段(依赖规则算法和高精地图)、哺乳动物智能阶段(端到端学习人类行为)、人类智能阶段(理解物理世界并执行复杂动作)[5] - 端到端技术是VLA的基础,公司强调技术积累没有捷径,需先掌握规则算法才能过渡到端到端,最终实现VLA训练[5] 自动驾驶技术突破与价值观锚定 - 公司在VLA训练中采用RLHF(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对齐驾驶行为,确保系统既遵守交通规则又符合社会驾驶习惯[7] - 提出自动驾驶"上限高下限低"的矛盾,通过超级对齐技术提高安全下限,强调AI需具备人类价值观和道德边界[7] - 定义AI好司机标准需具备专业、职业和信任三要素,类比企业选员工标准[7] 开源战略与技术普惠 - 开源星环OS具备适配灵活、芯片适配范围广、性能更强等五大优势,既构筑产品护城河又打破技术壁垒[9] - 公司认为开源源于技术自信,表明"理想车的系统真的做的很好"[9] - 从汽车无人区探索转向AI无人区,强调VLA技术路径未被Deepseek、OpenAI、谷歌等巨头涉足[9] 企业战略与行业定位 - 公司在2年内完成辅助驾驶"三段跳":从2023年底全场景NOA到2024年10月端到端+VLM,再到2025年3月发布VLA架构[3][10] - 强调人工智能爆发时刻取决于生产力本质回归而非参数堆砌,VLA模型体现对生产力范式的重构[10] - 提出内卷时代需夯实基本功,VLA研发注重规则算法积累和端到端技术打磨[10] 商业逻辑与用户价值 - 将VLA定位为生产力工具而非辅助工具,类比"雇佣司机"的商业逻辑[5] - 主张AI应融入人类生活成为合作伙伴,而非高高在上的技术产物[5] - 技术发展始终锚定"用户价值"企业价值观,通过超级对齐实践该理念[7]
从造车到造“脑”,理想AI无人区的拓荒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