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教育部发布两条新规 助力AI时代中小学教育
经济观察报·2025-05-15 15:12

人工智能教育政策发布 - 教育部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和《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旨在科学规范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 [2] - 指南以素养培育为核心,构建螺旋式课程体系:小学阶段注重兴趣培养,初中阶段强化技术原理,高中阶段注重创新实践 [2] - 推动人工智能教育从局部试点转向全域覆盖,构建科学完备的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体系 [2] 人工智能教育内容与目标 - 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目标包括普及技术原理、应用场景和伦理安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核心素养 [3] - 将"伦理安全"作为核心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技术背后的规则并培养批判性思维 [3] - 各学段差异化应用:小学阶段在教师家长帮助下使用,初中阶段分析生成内容逻辑性,高中阶段评估社会影响 [3] 防止技术依赖的措施 - 明确禁止学生直接复制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作为作业或考试答案,限制创造性任务中滥用人工智能 [4] - 强化教师引导职责,通过分析生成文本的逻辑缺陷、价值倾向及文化偏差培养学生质疑精神 [4] - 要求教师开展批判性思维训练,提升学生信息处理的自主性和甄别能力 [4] 教师培训与资源整合 - 将AI教学能力纳入教师培训体系,鼓励跨学科教研,弥补AI素质储备师资的稀缺 [5] - 邀请企业工程师进课堂,利用AI工具辅助备课,让教师成为合格的"AI引导者" [5] - 鼓励企业开放实验室、研发教学工具,与学校合作开发课程,整合产业前沿技术和教育资源 [5] 人机协同教学体系 - 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为教师提供教学准备、课堂实施、课后辅导及教学研究的全面支持 [4] - 智能体可作为"助教"或"学伴",协助教师设计分层任务、提供实时反馈并生成定制化学习资源 [4] - 利用AI的精准分析与内容生成能力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教学精准度与学生学习效果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