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资金参与权益市场的策略 - 银行理财机构需自上而下完成对"绝对收益"目标的配置,综合资产价值、宏观周期等因素做好分散配置,将权益资产做更细致、更科学的分类,优化风险收益比 [1][3] - 理财公司可与基金公司合作,借助基金公司在个股、行业上的长期沉淀,提升从产业周期、优质企业中挖掘阿尔法的能力 [3] - 理财公司应在风险收益特征清晰的权益工具(如ETF)中聚焦类属策略(如行业ETF、市值ETF等),补齐资产配置 [3] - 可在权益市场挖掘优质资产,如可转债("债底保护+股票期权"属性)、红利资产("高股息与抗波动性"属性) [3] - 可使用另类工具,包括对冲策略、定增策略等,帮助理财资金更好参与市场、实现绝对收益目标 [3] 多资产多策略解决方案 - 分散化投资是投资配置的圣杯,自上而下做好配置决定产品在收益端、波动端、回撤端的水平 [4] - 以目标波动率作为核心框架,通过每一类资产或策略的目标波动率确定配置上限和仓位中枢 [4][5] - 在实现策略性配置基础上,基于宏观经济、产业周期、市场判断动态调整多资产配置比例和策略组装,约束波动率,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挖掘收益增强机会 [5] - 策略研发尤为重要,如基于波动率维度研发利率曲线、利率量化等策略,在波动率可控前提下提升夏普比率 [5] - 需对国际先进经验进行本土化改造,因国内宏观环境和固收产品波动率与海外存在差异 [5] 行业现状与挑战 - 银行理财行业存续规模达30万亿元,但净值化发展仅五年多时间,尚未完全步入财富管理阶段 [2] - 不少理财客户仍将理财产品视为储蓄替代,对波动率接受度不高 [2] - 相比公募基金,银行理财在权益市场中实现中长期价值投资难度更高,需匹配客户风险承受能力 [2] 后市展望与资产配置 - 全球债务规模持续攀升,2023年全球公共债务创历史新高,欧美、日本等国债券利差快速上行 [6] - 国内债务杠杆压力已提前缓释,经济层面在筑底,对资本市场保持乐观 [6] - 国内金融机构可把控好波动率,以风险评价方式多元配置全球市场,如通过全球大类资产配置指数对冲全球不确定性 [6] - 核心是寻找稳定生息资产,国内债券胜率有较高确定性,其次在红利资产、黄金等对冲类资产及中性策略上寻求二阶收益来源 [6]
平安理财曾翰文:以目标波动率为核心框架,解密银行理财布局权益资产的道与术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5-15 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