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价格竞争的合法性边界——基于跟价行为的分析探讨
36氪·2025-05-15 17:54
笔者将以"跟价机制"为切入点,讨论如何平衡平台自治与法治原则。 某平台"邀请"入驻品牌方参加其**节比价活动,承诺全网最低价。如其他竞争平台旗舰店的同款产品价 格更低,该系统会自动调价至与更低价一致,差价由品牌方补贴。但列入比价的旗舰店可能并不是品牌 方开设的,品牌方根本无法控制其售价。通常平台只给参加或不参加两个选项;看似参加活动可获流量 支持,实则不参加活动流量严重削减;甚至存在过"618"或"双11"大促期间商家无法关闭跟价功能的条 款1,一时间在社会上引起热议。 早期的平台仅提供交易撮合服务,但伴随规模扩张,平台通过用户协议、算法规则和流量分配机制,间 接掌控了定价权,甚至成为交易市场的管理者与规则制定者。平台自治权的迅速扩张与具有滞后性的法 律规制产生冲突,一方面,平台通过格式条款(如"强制跟价协议")要求商家同步调整价格,借此赢得 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此类规则常以牺牲商家自主定价权为代价,涉嫌不正当竞争,甚至对某些头部平 台来说,亦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对商户经营带来了新的挑战,甚至困境。平台规则对消费者是普惠 政策,还是使商户与消费者都落入权益受损的困境?笔者将以"跟价机制"为切入点,讨论如何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