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产业融合趋势 - 广和通与云深处合作,为新一代四足机器人提供定制化定位模块RV-BOT [2] - 越疆科技与腾讯云深化战略合作,聚焦具身智能及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研发、多场景应用与产业体系创新 [2] - 华为与优必选围绕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领域开展创新合作,涉及产品技术研发、场景应用及产业体系 [2] 大厂在机器人领域的角色 - 腾讯云为越疆科技提供高性能算力支持及一站式大模型训练平台TI-One,助力机器人实现"看+听+动"功能 [3] - 大厂充当"卖铲商"角色,不直接造人形机器人,而是提供技术支持和基础设施 [3] - 越疆科技发布的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Atom已与国内一线车厂、电子厂、咖啡奶茶店展开合作 [3] 技术与资本驱动 - 人形机器人技术需要大厂支持,吸引大厂投身技术竞赛,核心驱动力是技术和资本推动 [4] - 华为可为优必选提供昇腾、鲲鹏、华为云及大模型等能力,助力全栈式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 [4] - 大厂与机器人企业合作可促进产业链技术提升和协同创新,推动硬件轻量化、软件智能化等发展 [4] 人形机器人概念与市场表现 - 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涵盖的109家公司中,77家收入增长,占比超七成 [5] - 汇川技术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89.78亿元,同比增长38.28%,净利润13.23亿元,同比增长63.08% [5] - 双林股份同期营业收入12.86亿元,同比增长20.97%,净利润1.59亿元,同比增长105.49% [5] - 全志科技同期营业收入6.20亿元,同比增长51.36%,净利润0.92亿元,同比增长86.51% [5] 行业挑战与瓶颈 - 具身智能落地面临技术成熟度、成本控制、数据安全等挑战 [5] -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最大瓶颈是成本控制与通用性不足,关键部件依赖进口或定制化导致成本高 [5] - 具身智能算法在单一任务中表现优异,但在多任务迁移和动态环境交互中泛化能力较弱 [5]
腾讯牵手越疆、华为联合优必选,大厂竞逐人形机器人“卖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