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江苏60+人口超2000万,失能照护服务缺口如何填补|长护险扩围探路
第一财经·2025-05-15 21:15
长护险制度设计 - 江苏省将长护险定位为"第六险",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原则建立城乡一体、多元筹资的社会保险制度 [1][3] - 制度聚焦"减轻照护负担"和"提高护理质量"两项功能,同时肩负助力银发经济发展的使命 [3] - 采用市级统筹思路,增强制度统一性,防止政策碎片化和待遇不均衡问题 [3] 老龄化与需求现状 - 江苏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23年突破2000万,每年新增至少150万人 [1] - 全省现有定点护理服务机构2610家(医疗机构388家、养老机构872家、居家上门服务机构1315家、辅具服务机构35家) [4] - 相关服务人员6.8万人,护理床位9.4万张 [4] 服务供给挑战 - 护理服务体系发展滞后,存在"买不到服务"和"买不到优质服务"问题,农村地区尤为突出 [5] - 已推进100家基层医疗机构纳入长护险定点,缓解农村服务供给不足 [5] - 长期照护师新型职业工种于4月落地,将带动康养产业发展 [5] 人才队伍建设 - 探索将从业人员持证率纳入机构考核指标,薪酬向持证人员倾斜 [6] - 对高级技能照护师提供的服务提高保险基金支付额度 [6] - 建立定期轮训机制,提升持证人员业务水平和实操技能 [6] 异地待遇改革 - 南京已在苏州和南通试点异地待遇享受,实行"参保地政策、居住地服务"原则 [7] - 通过信息互认、经办互通实现异地评估互认和待遇结算 [7] - 将总结试点经验推进省内异地待遇享受工作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