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突破与业务落地 - 北京金融监管局联合多部门发布《关于做好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工作的通知(试行)》,在全国率先打通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路径 [1] - 北京启动全国首个股权信托财产登记试点,中信信托完成全国首例股权信托财产登记 [1] - 新政落地首月外贸信托实现三单股权信托项目落地,覆盖家族传承、产业升级、破产重整三大场景 [1] - 国投泰康信托和外贸信托分别完成首次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实现"零突破" [1] 制度创新意义 - 政策解决了信托财产与受托人固有财产难以区分的行业痛点,降低受托人持有股权或不动产的风险 [3] - 通过不动产和股权登记制度完善,强化信托财产独立性和法律效力 [3] - 使信托公司能更有效参与企业破产重整、并购重组等复杂项目,增强信托隔离作用 [3] - 为信托业务提供法律保障,实现资产隔离和代际传承,避免继承纠纷或婚姻变动导致的不动产分割风险 [4] 业务发展空间 - 股权登记制度允许股权直接登记至信托计划名下,解决之前只能登记在信托公司名下的问题 [4] - 有利于信托公司深度参与风险处置服务信托、特殊资产盘活、养老扶养等特殊需要服务信托 [4] - 为慈善事业、财富管理等领域开辟新空间 [4] 公司能力建设 - 中信信托将构建"双轮驱动"模式,持续提升股权信托与不动产信托业务能力 [4] - 加强业务协同,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5] - 优化内部管理流程,建立专门项目管理团队 [5] - 加强内部培训和人才培养,提升专业能力 [6] 实操层面挑战 - 税收政策有待完善,慈善信托税收优惠尚未落地,信托财产转移免税或递延纳税政策空白 [7] - 信托文化普及不足,市场认知度低影响业务规模扩大 [8] - 专业人才短缺制约业务发展,需要法律、金融、税务等复合型人才 [8] - 需提升股权和不动产资产管理服务能力 [8] 未来发展展望 - 若税收政策等问题解决,监管登记政策全国统一,业务有望实现批量化落地 [9]
中信信托:财产登记制度突破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中国经营报·2025-05-15 2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