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法治之眼】 游客购票无法使用第三方平台须担责
证券时报·2025-05-16 03:26

第三方平台门票销售乱象 - 消费者反映通过第三方平台购买的景区门票和导游服务存在"未使用即被核销""退票规则模糊""客服推诿"等问题,导致行程受阻和经济损失 [1] - 旅游旺季官网门票售罄时,游客转向第三方平台购票,但购票后无法在景区使用且陷入退票难 [1] - 第三方平台存在推卸责任现象,有的将问题归咎于游客"去晚了",有的声称是"卖家个人行为" [1] 法律监管问题 - 根据《电子商务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平台经营者知道或应当知道平台内经营者侵害消费者权益而未采取必要措施的,需承担连带责任 [1] - 旅游监管部门可依据《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对失责平台进行处理,包括责令改正、罚款2-10万元,情节严重的罚款10-50万元或停业整顿 [2] - 许多景区已明确声明未授权任何第三方平台销售门票,建议游客通过官方渠道购票 [2] 消费者维权途径 - 当商家无法退款时,消费者应对第三方平台采取法律行动,因为平台未尽责采取必要措施 [2] - 投诉或起诉平台是维护权益的合法手段,但维权需要时间和经济成本,导致很多游客放弃 [2] - 第三方平台售卖无法使用且不退款的票务行为可被视为诈骗进行追责 [3] 行业建议 - 景区可考虑对未经授权的第三方平台采取法律行动 [2] - 维权应从平台入手,因为平台作为服务提供方难逃责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