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改革化险稳步推进
经济日报·2025-05-16 06:05
改革重组 - 今年以来多家省级农信机构陆续开业,包括江西农商联合银行、河南农商银行、江苏农商联合银行,标志着农信系统发展进入新阶段[1] - 联合银行和统一法人模式成为当前农信改革主流方向,统一法人模式通过整合县级农信社集中处置不良资产,联合银行模式保持县域法人地位构建协同体系[2] - 江苏农商联合银行指出省联社与基层农商行存在法律关系错位、管理体制争议等问题,需通过改革化解金融风险积聚[2] 政策导向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一省一策"加快农信社改革,金融监管总局强调支持省级政府因地制宜推进改革[3] - "一省一策"策略根据各省历史沿革、风险状况等差异制定针对性方案,避免统一路径的局限性[3] 服务定位 - 农村中小银行是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主力军,在中西部和欠发达地区具有比较优势,截至2025年2月涉农贷款余额达51.88万亿元同比增长8.9%[4] - 普惠型涉农贷款平均利率降至4.52%,但面临大型银行下沉竞争加剧、涉农主体抵质押物不足等挑战[4] - 浙江定海海洋农商行创新"渔船贷"产品,对5.7万户农户实现68亿元小额普惠贷款授信全覆盖[6] 风险防控 - 中小银行需兼顾"治已病"与"防未病",前者针对不良贷款攀升等已暴露问题,后者强调前置风险防控[7] - 监管部门要求穿透式监管,动态监测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优化信贷结构避免过度集中高风险领域[7] - 需理顺治理架构明确权责边界,地方政府与监管部门需协调资源化解存量风险,重点梳理省联社股权结构[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