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智慧农业拓宽上合减贫之路
智慧农业技术创新 - 杨凌示范区采用"增氧控温"技术智能调控温度、湿度与乙烯浓度,实现猕猴桃"开箱即食",提升甜度并优化消费体验 [1] - 智能伸缩防护棚通过物联网与气象大数据联动应对极端天气,使猕猴桃品质与产量提升,2023年销量同比增长20%,单价提高近2元/斤 [1] - 无土栽培圣女果、10层立体种植生菜等科技应用在杨凌示范区普及,生菜生长周期缩短至30天 [1] 产学研合作与示范推广 - 杨凌国际猕猴桃创新创业园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机构合作,形成"实验室+田间"模式,在扶风县、眉县等地建立2000亩示范园区 [2] - 公司计划深化产学研合作优化技术体系,并扩大示范范围以助力减贫发展 [2] - 上合组织农业基地通过技术推广和经贸促进,推动中国农技装备、品种及服务"走出去" [2] 国际合作与人才培育 - 上合组织农业基地承办180多期国际培训,覆盖130多个国家5000余名农业技术人员,促进农业科技交流 [2] - 杨凌日光温室技术使乌干达冬季蔬菜产量提升50%,获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可 [2]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塔什干分校等教育项目落地,培养"新农人"服务农业现代化与产业化 [3] 社会效益与可持续发展 - 上合组织农业基地累计培训数千名农业科技人才,强化减贫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4] - 杨凌示范区持续深化与上合国家农业合作,构建紧密的农业技术共享网络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