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创新模式 -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人才培养提质"为导向,通过精准对接区域产业需求、构建校企协同育人生态、创新成果反哺机制,实现职业教育与城市发展共生共荣 [1] - 学校首创"企业技术需求+行业用人需求"双清单机制,动态优化专业布局,近五年新增智能建造、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专业15个,大数据等3个专业入选山东省产教融合示范品牌 [2] - 学校开展"访企拓岗""百校万企万师双进"专项行动,形成"专业建在产业链上、课堂搬到车间里"的育人模式,典型案例入选"2024年度济南市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十大案例" [2] 产教融合与协同创新 - 学校以"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双轮驱动,创新"产业园区+大学园区"双园融合模式,牵头成立黄河流域智能建造产教联盟、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产教联合体等跨区域协同创新网络 [3] - 联合龙头企业构建"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学徒制"协同育人体系,为区域产业升级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3] - 依托9个省级技术协同创新平台,近三年完成技术攻关项目130余项,授权专利132项,解决中小微企业技术痛点,创造经济效益超3200万元 [5] 社会服务与国际化发展 - 学校建成"1+N+X"志愿服务体系,开展助农直播、碳中和宣讲等公益项目,获评"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性职业院校" [3] - 国际化办学方面,在泰国、印度尼西亚设立"海右国际学院""班·墨学院",开发输出国际课程标准15门,中泰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入选"中国—东盟双百职校强强合作旗舰计划" [3] - 推动"中文+职业技能"项目出海,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4] 成果反哺与效益转化 - 首创"个体-企业-区域-国际"四维服务体系,年培训规模突破2万人次,面向企业承接形象设计、短视频制作等项目60余项,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 [4] - 2024年开展专升本培训、再就业技能提升等项目,社会培训收益达3500万元 [5] - 完成49个专业数字化改造,开发510门新课程,毕业生扎根济南推动区域产业发展 [5] 人才培养与荣誉成果 - 学生在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1000余项,540名同学入选"齐鲁工匠后备人才"培育名单 [1] - 企业直接上门预定获奖学生现象频繁发生,体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高度适配 [2] - 学校被认定为山东省国际化办学示范校 [3]
全面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
齐鲁晚报·2025-05-16 0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