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砍中间商、换“白菜价”,特朗普要搞美版药品集采
36氪·2025-05-16 08:33

特朗普行政令核心内容 - 特朗普签署《为美国患者提供最惠国处方药定价》行政令 要求药价向发达国家看齐 目标30天内落地[1] - 美国药价平均比法国 加拿大等国家高2-4倍 新令可能使部分处方药价格直接降低50%-90%[1] - 美国人口不足全球5% 但承担全球75%的药品利润 行政令矛头指向中间商利益集团[1][2] 美国药价高企的根源 - 医疗定价体系涉及药企 PBM 保险公司 药店等多方利益集团 抽取药品终端售价超40%利润[2] - 药品议价过程不透明 同款药折扣波动可达1-10折 肿瘤免疫等独家品种议价权更高[3] - 特朗普明确表示要淘汰PBM等中间商角色 称其盘踞数十年[3] 政策执行面临的挑战 - 美国商保主导的医保体系覆盖不足处方药市场一半 改变支付端难牵动全局[4] - "50%-90%降价"可能仅针对极个别品种 落地存在不确定性[4] - 最惠国定价隐含"外升内降"逻辑 或推动其他国家共同承担创新成本[4] 对跨国药企的影响 - 默克 辉瑞 BMS等跨国药企股价回升 显示资本市场对政策持乐观态度[4] - 政策或赋予药企与欧洲等发达国家议价的新筹码[4] - 若政策扩展至发展中国家 跨国药企可能放弃中国医保市场维持美国高价[5] 对中国药企的潜在影响 - 中国创新药海外授权交易(BD)金额Q1超360亿美元 但单笔交易金额可能缩减[7][8] - 百济神州泽布替尼美国定价为中国16倍 2024年在美销售额达20亿美元[7] - 生物类似药和fast follow类产品受关税政策与最惠国定价双重影响[9] - 特朗普政策存在"提案激进 落地打折"特征 实际影响需30天后评估[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