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CP/A2A之后,Agent补齐最后一块协议拼图
36氪·2025-05-16 09:09

AI协议发展背景 - 基础模型训练呈现寡头化趋势,仅头部大厂和少数创业公司有能力及意愿投入研发 [1] - AI领域共识为应用层机会大于研发层,MCP和A2A协议的火热反映基础设施建设的时代需求 [1] 协议生态架构 - AI应用生态围绕三大角色构建:用户、Agent和外部世界 [2] - MCP协议规范Agent与外部世界的互联互通(如工具调用参数标准化),A2A协议解决Agent间协作标准(如跨部门流程自动化) [3][9][10] - AG-UI协议填补用户与Agent交互标准空白,形成完整生态闭环 [3][11] Agent核心功能 - Agent本质是任务代理,具备自主执行分析、信息获取、工具调用等能力(如设计Agent Lovart可全流程生成广告片) [8] - 专业Agent效率显著优于通用模型(如海报设计场景提示词优化效率提升数十倍) [9] AG-UI协议技术实现 - 采用事件驱动模式,定义五类事件:生命周期、文本消息、工具调用、状态管理、特殊事件 [13][17][20][22] - 状态管理通过增量更新(STATE_DELTA)与快照(STATE_SNAPSHOT)结合,兼顾效率与完整性 [17] - 文本响应分阶段事件(START/CONTENT/END)实现流式传输,优化前端用户体验 [22] 行业影响 - 三大协议构成AI应用基础设施,MCP/A2A已引发行业兴奋,AG-UI补齐最后拼图将加速生态繁荣 [24] - 协议标准化降低开发门槛(如AG-UI类比"砖厂"提供现成解决方案),推动应用层创新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