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海南首次发现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
海南日报·2025-05-16 10:22
考古发现 - 南或河遗址是海南首次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位于白沙黎族自治县金波乡石碌河上游的支流南或河北岸 [1] - 遗址于2023年被发现,2024年9月至12月进行了主动性考古发掘,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山大学联合开展 [1] - 目前已出土编号石制品6000余件,筛洗出土石制品2万余件,另有大量果壳和炭屑遗存 [1] - 经光释光测年初步确定遗址年代为距今1万年前后 [1] 遗址特征 - 遗址有火塘遗迹和保存良好的人类石制品打制活动现场,结合果壳发现可推测古人类在此进行石器制作等生产和生活行为 [3] - 是海南岛已知面积最大、保存状况最好、地层堆积最厚、文化层序最多、文化遗物数量和内涵最丰富的史前旷野遗址 [3] - 石制品具有中国南方砾石石器文化传统特征,又不同于中国华南地区石器技术特点,与东南亚和平文化有可比性但具有本地特色 [3] 学术价值 - 完整保留了人类石制品打制和生活行为证据,为石器技术演变与古环境耦合研究提供重要材料 [4] - 系统调查表明南或河流域是一个聚落群而非单一遗址,为流域系统考古发掘与研究奠定基础 [4] - 为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人群互动和文化交流研究提供重要考古依据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