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外交涉史料丛刊 - 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组织编纂的《近代中外交涉史料丛刊》第二辑于2024年推出,包含10种史料,由戴海斌、张晓川执行主编 [1] - 该丛刊特色为每种资料均附研究性导言,整理与研究相结合,参与学者多为国内外一线青年高校研究者 [1] - 第二辑聚焦晚清时期清政府与万国公会的交往档案,填补学界对该领域关注不足的空白 [3] 万国公会历史发展 - 19世纪40年代全球万国公会仅10次,90年代增至470次,20世纪第一个十年接近1000次,呈现指数级增长 [11] - 工业革命带来的交通通讯技术(蒸汽轮船、火车、电报)突破地理限制,推动国际会议常态化 [11] - 1872年首届万国监狱大会在伦敦举行,至1950年共召开12届,后移交联合国相关机构 [15] - 万国邮政公会成立于1874年,1947年成为联合国专门机构,中国早期以观察国身份参与 [17] 清政府参与万国公会的阶段性特征 - 总理衙门时期(1861-1901): - 参与率仅48.8%(41例中参加20例),多派驻外使馆人员及海关洋员代表 [25] - 对法律类公会保持警惕,1900年仍以"中西情形稍异"拒绝第6届万国监狱大会 [25] - 1894年在赫德劝说下加入万国税则公会,年分摊经费1863法郎 [26] - 外务部时期(1901-1912): - 参与率提升至75.6%(160例中参加121例),专业领域拓展至司法、教育、农学等 [29] - 1910年首次派出法政专员(徐谦、许世英等)参加第8届万国监狱大会 [31] - 1911年自主举办奉天万国鼠疫研究会,24国代表参会并承认中国主权 [33] 行业技术标准类公会案例 - 万国铁路公会:1885年成立,中国19世纪末加入,档案收录229件交涉文件 [16] - 万国电信联盟:前身为1865年国际电报联合会,1906年新增无线电公会,1932年合并 [18] - 万国行船公会:1885年成立初期专注内河航运,1893年起涵盖海运,中国参与档案98件 [17] 国际参与对行业影响 - 日本通过参与万国公会废除领事裁判权的案例刺激清政府转变态度 [30] - 参与万国邮政公会推动中国建立现代邮政体系,1906年设立邮传部 [17] - 1910年万国监狱大会中国代表团提出监狱改良方案直接影响清末司法改革 [31]
通往国际舞台之路:清政府与万国公会的交往
新浪财经·2025-05-16 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