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伦敦、上海到大阪:穿越百余年历史,闪耀世博会的广东印记
南方都市报·2025-05-16 12:15
中国与世博会的历史渊源 - 首位与世博会有关的中国人是1867年参观巴黎世博会的清末文人王韬,他在《漫游随录》中赞叹世博会"物玩精奇,宸游怡畅,称盛集焉" [1] - 1851年广东籍商人徐荣村将中国商品带到伦敦世博会并获奖,使中国名号传播海外 [1] - 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为许多观众心目中"最壮观、园区场地面积最大的一届世博会" [1] 上海世博会的后续影响 - 上海"后世博"发展实现了从"短期盛会"到"长期红利"的转化,如原世博园区地块逐步转型与45公里滨江步道全线贯通 [2] - 中国文明通过融入式体验将"天人合一""绿水青山""生生不息"的理念传播到海外 [1][2] - 日本观众对上海世博会印象深刻,认为其是最壮观、园区面积最大的一届 [2] 深圳洲明科技的参展表现 - 洲明科技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30多个国家馆提供总计超3500平米的LED显示屏 [4] - 在大阪世博会为中国馆提供全套光显解决方案,包括光显设备、软件平台、互动系统等 [3] - 展项包括"文字瀑布长河"、近百平米的"二十四节气圆盘"、良渚水利工程再现等 [3] - 从单纯展演式转变为沉浸式体验,让文化以流动方式进入观众心中 [4] 广东元素在大阪世博会 - 广东省贸促会将在6月27-29日举办广东活动周,展示英歌舞、醒狮、粤剧等非遗文化 [4] - 广州地铁首次参展,将展示智慧交通模型,体现"一键开关站""一码换乘""智能巡检"等绿色出行成果 [4] - 广州地铁模型融入广府文化元素,展示TOD理念和可持续交通成果 [4] - 展览紧扣"健康与幸福"主题,展现科技创新对绿色出行和城市生态的赋能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