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6个月就能上托育!“带娃难”怎么办?国家卫健委出招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5-16 13:17

普惠托育政策与行动 - 国家卫生健康委启动2025-2027年全国托育服务质量提升行动,聚焦机构管理、规范服务、医育结合等领域[3] - 政策目标为提升托育服务安全性和规范性,满足"放心托"需求,已出台系列规范性文件涵盖建筑设计、保育照护、消防安全等[3] - 下一步将加强政策支持和投入保障,通过减免租金、税费优惠、发放补贴等措施降低托育机构运营成本[4] 地方实践案例 - 黑龙江省建设67个公办和普惠托育机构项目,总投资达6.33亿元,哈尔滨锅炉幼儿园获中央预算内投资150万元[7] - 浙江省33个县区投入4.8亿元用于各类托育补贴,普惠托育月收费下降26.5%,服务半径从30分钟缩短至15分钟[8] - 西安市对达标社区托育机构按每托位1.5万元标准奖补,市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运营补助[8] 服务模式创新 - 哈尔滨锅炉幼儿园开创6个月乳儿托育服务,形成"托幼一体+用人单位办托"特色模式,62名在托婴幼儿中49名为社会生源[6] - 该园实施个性化育儿方案,每3个月评估调整,案例显示托育服务可改善婴幼儿语言发育等成长指标[7] - 黑龙江省探索多元托育模式,包括公办机构、社区嵌入式、家庭托育点等,用人单位办托成为工业城市特色[6] 行业发展动态 - 普惠托育被定位为破解低生育率的关键举措,政策逻辑在于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双向制约关系[3] - 行业呈现成本社会化趋势,各地通过制度建设将托育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8] - 哈尔滨样本显示国有企业在托育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哈电集团二级单位直接运营托育中心[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