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滁州到马鞍山,皖东经济是如何崛起的?
36氪·2025-05-16 15:35

高质量发展与区域经济表现 - 滁州和马鞍山人均GDP均超过10万元 成为安徽经济最活跃地区 [1] - 皖东地区用不足全省11%国土面积创造25%规上工业产值 [3] - 区域产业升级带动经济腾飞 形成激光装备、光伏储能、食品工业等智造样本 [3] 企业案例:东海裕祥 - 从300万元创业起步 2023年销售额达6.05亿元 产品销往全球100多国 [7][8] - 完成从仿制进口设备到自主研发的转型 切割精度达头发丝直径1/5 [7] - 带动周边企业共同出海 实现钣金智能装备领域突破 [7][8] 产业集群与区位优势 - 马鞍山形成"1小时供应链半径" 工业用地价格仅为苏州1/3 [11] - 蓝黛科技项目实现当年签约/投产/上规 受益于政府专班服务 [11] - 2024年马鞍山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00家 研发强度超长三角平均水平 [11][12] 新能源产业布局 - 天合光能滁州项目投资超百亿 11个月实现量产 [14] - 建成全球首个量产314Ah储能电芯产线 形成50公里完整光伏产业链 [16] - 滁州集聚900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 其中483家为规上企业 [16] 政府政策与营商环境 - 滁马地区推进政务服务改革 提供"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 [23] - 2024年滁州新签约442个亿元项目 马鞍山签约54个5亿元以上项目 [24] - 两地通过产业链协同+营商环境优化 加速"制造"向"智造"转型 [24] 长三角一体化效应 - 企业选址考虑长三角产业集群协同 如蓝黛科技对接南京整车厂 [9][11] - 天合光能垂直整合"石英砂-储能系统"全链条 形成生态优势 [16][20] - 区域形成"成本洼地+创新高地"双重竞争力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