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关税摩擦降温后,血制品的国产替代前景变了吗?
新浪财经·2025-05-16 15:48

关税调整影响 - 中国对原产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从24%下调至10%,较此前最高125%的税率大幅降低 [1] - 关税回调削弱了进口血制品涨价和国产替代加速的预期 [1] - 业内流传未公开的反制关税商品排除清单,血制品名列其中 [1] - 关税回调至10%对进口产品价格影响不明显,产品到岸价可能仅上涨两三美元,行业上下游可消化 [2] 市场反应与竞争格局 - 在关税摩擦初期,血制品板块在A股市场表现强势,博晖创新涨超12%,博雅生物涨超10%,派林生物、卫光生物涨停,天坛生物涨近9%,华兰生物涨超5% [1] - 国内血制品头部公司包括天坛生物、泰邦生物、上海莱士、华兰生物、派林生物、远大蜀阳,其采浆量合计占国内血浆采集量80%左右 [1] - 2024年国内单采血浆站采浆量较2022年增长约30%,进口产品增加,供应量增长加剧行业竞争 [4] - 集采和价格联动导致血制品整体价格下滑 [4] 产品结构与价格差异 - 国内血制品市场中人血白蛋白使用量最大,约占70%,其中进口产品占比超60% [2] - 院外国产人血白蛋白终端价整体略高于进口产品,以10g规格为例,进口产品价格区间为345-440元,国产产品为359-580元 [2] - 院内进口、国产人血白蛋白无明显价格差异 [2] - 海外市场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类产品应用更普遍,人血白蛋白占比仅为20%左右 [5] 供应链与市场机会 - 关税摩擦为国产产品进入医院、调整收入结构提供机会,医院可能增加国产血制品供应商作为备选 [3] - 国内人血白蛋白院内、院外市场份额约为4:6,进口厂商院内销售占比50%,国产厂商仅20%-30% [3] - 院外市场价格更高但波动大,院内市场利润率不高但更稳定 [3] - 国产厂家可借机将全线产品带入院内市场,逐步调整产品结构,发展更有技术含量的品种 [5] 技术差距与产品线 - 国际龙头企业能从血浆中提取二十余种产品,包括人凝血因子X、XIII、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等,免疫球蛋白类产品多达十几种 [5] - 国内企业最多只有十余种产品,以人血白蛋白和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为主,凝血因子类产品只有部分企业可生产且产量较少 [5] - 国内外血制品公司技术水平存在差距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