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H公司扩容加速 - 2025年A+H公司数量显著增加,已有2家A股公司实现两地上市,3家通过港交所聆讯,22家首次递表港交所[1][2] - 2022-2024年新增A+H公司数量分别为4家、1家、3家,2025年未过半已超2022年全年水平[1][3] - 4月以来12家A股公司公告筹划赴港上市,包括牧原股份、视源股份等行业龙头[2] 企业融资与国际化战略 - 多数公司赴港上市旨在利用港股融资能力加速国际化,募资用途集中于全球研发、海外渠道拓展及供应链升级[3][5] - 美的集团2024年港股募资300亿港元创纪录,2025年一季度海外电商销售同比增长50%,海外营收占比达40%[3][4] - 宁德时代港股募资40-50亿美元,90%将投入匈牙利电池生产基地建设[5] 政策支持与审批提速 - 2024年4月国务院及证监会发布政策支持内地企业赴港上市,优化备案流程,72家企业已完成赴港IPO备案[6][7] - 备案审批时间显著缩短,宁德时代从递表到获批仅42天,海天味业耗时65天[7][8] - 港交所优化审批流程,拟降低A+H股最低H股数门槛至10%或市值30亿港元[8] 市场表现与资金吸引力 - 2024年港股IPO募资额881亿港元(同比+90%),美的、顺丰、龙蟠三家公司贡献47.92%[9] - A+H公司上市后AH价差收窄,美的集团港股股价较发行价上涨42.7%,折价从20%缩至5.62%[9][10] - 德勤预计2025年港股IPO募资额达1300-1500亿港元,有望重返全球前三[1][9] 龙头企业定价与价差趋势 - 恒瑞医药港股定价较A股折价23%-27.6%,宁德时代折价不足5%,上市后价差或进一步收窄[11] - 赤峰黄金港股上市后AH价差从40%缩至14.15%,钧达股份价差扩大至47.79%[10] - 南向资金及外资流入推动AH价差缩小,反映两地市场定价趋同[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