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手机业务江山难守、汽车业务屡遭挑战,雷军将如何规划优先级?
第一财经·2025-05-16 18:14

小米汽车业务现状 - 小米SU7标志着公司进入汽车行业但距离成功尚远[1][10] - 碳纤维前舱盖宣传与实际功能不符引发集体维权 补偿方案未获认可(改配需30周排队 积分补偿仅4.7%选装费)[3] - 汽车销量连续三周环比下滑 公司解释为周期性因素[9] 手机业务表现 - 2025年Q1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40%至1330万部 市场份额19%重回第一[9] - 海外市场出货量同比下滑8.7% 印度/拉美/中东等区域需求饱和[9] - 维持国内每年市占率提升至少1%目标不变[9] 技术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投入预计超300亿元 五年累计将超1000亿[6] - 自研手机SoC芯片玄戒O1将于月底发布 造芯始于2014年松果电子[6][7] - 2023年推出独立ISP芯片澎湃C1 距首款芯片发布已隔七年[7] 管理层战略调整 - 创始人将50%精力投入汽车业务 30%聚焦手机业务[1] - 承认公众对公司的期待远超预期 需承担行业领导者责任[4] - 提出"技术为本"解决方案 但未披露具体措施细节[6] 行业竞争环境 - 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价格战 监管部门加强营销乱象整治[9] - 手机业务面临红海竞争 国际市场需求分化明显[9] - 车企普遍存在"盲订"现象 研发生产存在不确定性[4] 品牌与创始人关联 - 公司品牌形象与创始人深度绑定[2] - 内部项目竞争加剧 需重新评估资源分配策略[2] - 创始人称造车是"赌上全部身家" 但需平衡多业务线发展[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