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硬奢市场结构性变化 - 过去十年中国奢侈品市场以软奢(箱包、服饰、鞋履与美妆)为主导,但近年来以珠宝和腕表为代表的硬奢品类成为新增长极,孕育出"结构性新机遇" [4] - 全球硬奢市场正经历疫情冲击、地缘政治不确定性、消费者观念重塑以及数字生态深度洗牌的多重震荡 [4] - 中国硬奢市场未来发展路径将围绕三大关键词展开:韧性回归、结构分化、价值重塑 [4] 珠宝市场表现 - 珠宝品类在经济周期性波动中展现出强劲抗压性,头部品牌经典款系列形成品牌资产稳定"压舱石",定制化、节日专属与文化叙事驱动的新品策略为品牌注入生命力 [7] - 2024年全球个人奢侈品市场下跌背景下,珠宝市场保持稳健增长,彩色宝石、定制珠宝等细分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7] - 中国内地奢侈品珠宝市场经历"扩张期"和"恢复期"后进入常态化扩张,增速趋缓但仍充满增长机遇 [10] - 珠宝在七夕、520等节日节点销售表现远超预期,"悦己型情感消费"对高净值人群吸引力增强 [13] - 珠宝品牌标志性系列成为销售增长主要驱动力,占据主要品牌越来越多销售额和利润 [14] 腕表市场表现 - 腕表行业在疫情后进入阶段性调整期,2024年瑞士钟表出口额同比下降5.4%至20.34亿瑞士法郎,全年出口总额约259亿瑞士法郎,同比下降2.8% [15] - 中国市场增长放缓,线上消费习惯改变迫使品牌加速数字化转型,部分热门品牌因市场投机炒作导致价格波动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 [18] - 超高价位的腕表市场展现较强韧性,四大头部品牌(劳力士、百达翡丽、爱彼和理查米尔)2024年市场份额合计达47%,较2019年36.8%显著提升 [22] - 劳力士以32.1%市场份额领跑腕表市场,卡地亚腕表以8.0%位居第二 [25] 消费者画像变化 - 珠宝消费由传统"身份标签"转向更具"情感共鸣"的表达方式,"表达个性"、"悦己消费"与"时尚搭配"成为主要购买动机 [27] - 外观设计(37%)成为珠宝消费首要考量,其次为品牌档次(32%)与限量款式(24%),品牌理念与故事(20%)、品牌传承(19%)与象征意义(16%)也跻身前十 [28] - 卡地亚(31%)和宝格丽(27%)位列消费者最青睐的珠宝品牌 [31] - 腕表消费更强调理性判断与品牌地位,品牌档次(42%)和品牌知名度(36%)是最看重元素 [36] - 劳力士(22%)与卡地亚(19%)持续领跑腕表品牌偏好 [39] 新兴消费趋势 - 黄金以年轻化、日常化姿态回归珠宝消费主舞台,2024年天猫奢品平台珠宝整体成交中黄金类目占比高达77% [44] - 钻石市场相对承压,彩色宝石、天然红蓝宝石、祖母绿等新材质受年轻用户青睐,"灵性珠宝"成为新一代悦己消费重要出口 [47] - 女表以"为己而戴"姿态在高端市场突围,女性消费者在5万至10万元价格带表现亮眼 [51] - 三线及以下城市腕表成交占比逼近50%,南通、无锡、金华、襄阳等新兴城市在瑞表消费榜单表现亮眼 [59] 数字化与渠道转型 - 2025年是硬奢行业"重新定义电商价值"转折点,品牌线上投入聚焦转化效率、用户质量与资产沉淀 [63] - 天猫奢品演变为品牌与消费者深度连接的"数字精品店",通过人群画像、大数据洞察、社交互动、内容种草等能力整合帮助品牌精准触达核心用户群 [63] - 硬奢产业进入"价值深耕、渠道重构、客群再平衡"新阶段,品牌需在文化、技术与运营效率上同时发力 [64]
中国硬奢市场进入转折点,品牌如何重启增长?
搜狐财经·2025-05-16 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