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转型与创业投资发展 - 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增长模式从投资驱动、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1] - 创新驱动主体多为中小企业,传统金融机构难以提供足够资金支持,创业投资机构更愿意承担风险投资潜力项目 [1] - 党中央、国务院密集出台支持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政策,科技部等七部门提出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发挥创投支持科技创新作用 [1] - 2024年私募股权及创业投资基金新设数量4143只,同比下降44.1%,新备案基金募资总额减少约三成 [1] 政府投资基金行业现状与政策 - 新备案私募股权及创投基金中政府和国资出资占比超80%,起到重要托底作用 [2] - 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一号文),提出25项发展举措服务国家战略和产业升级 [2] - 长三角、大湾区设立政府投资基金势头强劲,中西部地区新设基金数量下降,分化源于地方政府财政承受能力差异 [3] - 区县级政府投资基金存在专业性不足、行政干预严重、隐性债风险等问题,一号文要求严控区县级基金设立 [4][5] 政府投资基金分类与管理 - 一号文将政府投资基金分为创业投资类基金和产业投资类基金,实施差异化管理 [7] - 产业投资类基金需政府深入产业研究后制定指导目录和投资指南,新能源等产业需明确产业链发力环节 [7] - 创业投资类基金应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原则,将投资决策权交给市场化基金管理人 [8] - 北京、上海等地可侧重发展创投类基金,其他地区可发展产业类基金,因地制宜形成差异化模式 [9] 政府投资基金运作机制 - 产业投资类基金中地方政府和国资可更多进行项目直投,创业投资类基金可采用母子架构吸引社会资本 [10] - 容错机制应强调尽职合规免责而非简单容亏比例,需建立专业内控体系判断"尽职"标准 [11][12] - 需配套市场化考核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团队持股和强制跟投实现利益绑定,解决"不敢投"问题 [13] - 政府投资基金不能沦为招商引资配套工具,应通过产业集聚客观提升招商引资吸引力 [14] 国家级引导基金与社会资本 - 国家级创投类母基金稀缺,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将补位投早、投小、投硬科技领域 [15] - 政府投资基金和国资当前占比超80%,理想常态应以社会资本为主,需通过市场化运作和让利吸引社会资本 [15][16] - 随着经济环境改善和政策可预期性增强,社会资本参与意愿提升,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16]
专访中国人民大学胡波:一号文指引下的政府投资基金改革航向与误区防范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5-16 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