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行业火速落实监管要求 首批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基金集体上报
证券日报·2025-05-17 00:45
"旱涝保收"现象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此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强调,要"突出强化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并提到"优 化主动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业绩差的必须少收管理费,通过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扭转基金公司'旱 涝保收'的现象"。 5月16日,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嘉实基金、东方红资产管理等多家公募机构集中上报了一批主动管理 权益类基金。 《证券日报》记者从业内获悉,上述基金为《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发布后,首批上报的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产品,即投资者持续持有一定时间后,根据投资者持有期间的 基金收益情况来确定管理费率档位。 这一动向表明,公募基金行业正以实际行动落实监管要求,行业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迈出实质性 步伐。 扭转基金公司 作为目前市场上较早开始探索浮动费率产品模式的基金管理人,东方红资产管理旗下已有15只浮动管理 费率基金,管理规模超百亿元。公司相关人士表示:"改革后的费率体系强化了业绩比较基准的'锚 定'作用,建立了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的利益共享机制。这一设计既约束了投资行为,防止'风格漂移', 又促使基金管理人专注于创造超额收益,重塑行业的投资文化。" 构建新型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