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东莞作为中国制造业和出口韧性的缩影,其企业普遍对国际经贸环境变化有预期和应对之道,展现出通过提升产品竞争力“向内求”的坚韧决心 [1] - 行业普遍存在供应链上游中小企业账期过长的问题,例如汽车行业供货商应收账款账期可达9个月左右 [1] - “有形之手”通过制定规范如《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来优化营商环境,保障中小企业权益,从而激活社会资金流动 [2] - 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和优化的营商环境应对外部不确定性,能推动世界共享中国发展机遇 [3] 制造业企业现状 - 东莞一条不到两公里长的马路可能聚集多家年收入十几亿甚至几十亿元的上市公司,体现了中国制造业的升级 [1] - 尽管面临关税风暴等严峻国际经贸环境,民营企业及中小微企业负责人普遍较为淡定,积极寻求突围破局 [1] - 企业应对策略主要是“向内求”,专注于提升自身产品竞争力 [1] 供应链与资金流挑战 - 供应链上游中小企业反映账期过长,国内一些车企通过非现金付款方式将供货商应收账款账期拉长到9个月左右 [1] - “超长待机”的账期叠加不断压价,会恶化产业链“连环欠”,加剧中小企业现金流的脆弱性 [2] - 资金流动不畅会影响财政货币等逆周期调节政策的传导效果 [2] 政策与营商环境优化 - 修订后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于6月1日起施行,规范支付行为,禁止强制中小企业接受非现金支付方式 [2] - 政策旨在通堵点、定规范,保障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使其能专注生产和商机 [2] - 随着法规施行及大企业主动担当,社会资金流动会更活跃,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会更有保障 [2] 行业发展前景 - 国内一些快速崛起的企业处于扩张上升期,但从大到强仍需努力,强的表现包括对行业生态和商业秩序的积极引领 [2] - 通过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优质高效的产业支持和公共服务,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3] - 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可与市场主体形成强大合力,推动世界共享中国机遇 [3]
缩短中小企业账期 让资金流动“活”起来
证券时报·2025-05-17 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