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025年,要开始带现金出门了!
新浪财经·2025-05-17 08:26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篇帖子。 一位网友发现自己的移动支付账户突然被划走1100元,仔细一看原来是5年前使用某个租车APP时的一 次"违章"。 1100元,是200元的罚款和900元的违约金。 但他完全不清楚违章细节,这5年间也从未有人联系过他,告知这件事。 突然的扣款,让他十分惊诧:5年前的违章记录,为什么现在才扣? 他试图联系客服问清楚情况,但租车平台拿不出任何违章记录、处罚决定书和扣款依据。 于是他选择了投诉。 经过核实,平台做出了回应: 违章记录确实存在,但早已过追诉期,罚款和违约金会原路退回到他的账户上。 之所以没有相关材料证明,却能轻易地扣费,是因为他在租车时勾选的信用免押。在免押金的同时,也 授予了无限期扣款的权限。 博主@白二少在评论这件事时便提到: "开通某个商家或APP的'先用后付'或'离店再付'之类的自动扣款服务,相当于给了那个商家/APP'免密 支付',也就是'直接扣款'的授权。 这个授权基本上都是没有期限的,不是仅限那一次。" 这意味着,一旦开启免密支付,等于敞开钱袋子,自愿让别人的手伸进来。扣费看对方良心,投诉是否 成功全靠自身运气。 想要免去钱袋漏底的担忧,只有关掉没用的免密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