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武汉这所高校成功发射卫星,可探测地质矿藏
长江日报·2025-05-17 15:24
卫星发射与技术突破 - "地质一号"卫星于5月17日12时12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是我国第一颗服务地质行业的高光谱遥感小卫星 [1] - 该卫星在地质勘查和监测卫星的"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1] - 卫星采用地质行业高光谱谱段集中精细化设计,解决了传统高光谱载荷系统体积大、重量大、能效利用低等问题 [3] - 全球能够捕捉1000纳米以上的在轨高光谱遥感卫星不超过10个,"地质一号"在多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3] 研发团队与合作单位 - 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牵头,联合天仪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浙江省地质院等单位共同研制 [2]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王力哲教授担任工程总师 [2] - 载荷主任设计师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谌一夫副教授 [3] 技术特点与应用领域 - 在可见-近红外波长范围内针对水、土、矿、植被等进行探测 [2] - 短波红外区间可精确识别特定矿物和蚀变带,优化找矿模型 [2] - 将极大提升我国在资源勘查、矿产监测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等领域的服务能力 [1] - 可大幅降低勘探成本,提高找矿成功率 [2] 研发历程与未来规划 - 卫星历经近三年研发,2025年年初研制成功 [3] - 研究团队将推进"地质二号"卫星的研发工作 [3] - 计划加速构建高光谱地质环境资源星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