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旧动能转换 普通投资者如何守护"钱袋子"?
中国经营报·2025-05-17 17:36

宏观政策与市场影响 - 当前政策思路为"消费稳当下,创新赢未来",通过稳定股市、楼市及设立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工具稳定短期消费,同时通过科创债等政策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1] - 中国已连续4年处于逆周期调控,政策在短期托底与长期转型间寻找平衡,包括降准、科创债、稳楼市等措施[4] - 监管调整公募基金考核标准,引导行业注重长期业绩,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2] 经济结构与挑战 - 中国经济呈现"生产强、消费弱、政策托底"特征,制造业增加值全球占比超30%,但存在"以价换量"问题导致盈利水平不高[3] - 投资端面临"接棒难",制造业投资增速达9%,但房地产与基建投资进入存量时代,扩张空间有限[3] - 经济"冰火两重天":传统经济如房地产增长乏力,新兴行业如AI、芯片增长迅速但尚未对经济总盘子产生决定性影响[4] 居民储蓄与资产配置 - 2024年12月居民存款余额152.25万亿元(同比+10.42%),其中定期存款110.44万亿元(同比+12.17%),活期存款41.82万亿元(同比+6.09%)[4] - 资产配置应遵循"先保障、后投资"原则,建议组合覆盖股票、债券、商品、黄金等资产以对冲风险[5] - 三类宏观配置方向:黄金/利率债等"穿越周期"资产、文化娱乐股票等"抚慰周期"资产、科创债/新兴产业股权等"跨越周期"资产[6] 行业发展趋势 - 新能源等高端产品面临"以价换量"问题,工业领域整体盈利水平不高[3] - 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军事、芯片行业增长迅速,但需与传统行业转型协同以实现经济持续向上[4] - 科创债与新兴产业股权投资是布局未来科技与产业升级机遇的重要方向[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