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慕明院士:未来数十年会用AI的人取代不会用AI的人
第一财经·2025-05-17 21:14
"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考虑教育的内容和模式的变革。"蒲慕明说,传统的教育包括"传道""授业""解惑"。比如"传道"是指加强社 会伦理教育和群体生活规范训练,建立诚信、公德、责任感,这是教育的重点。"解惑"是指学生提出问题老师解答,老师要从教 授知识到传授自我学习求知的能力,教导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求知、如何解答问题。在中小学和高校的课程体系中,"AI应该成为 同语文、数学一样的基础必修课"。 至于AI时代的科普教育,他认为目标和内涵也不相同。科普既有针对一般中小学生和没有科学基础的成年人的,也有另一种必须 加强的科普,即针对有科学基础、多学科的科研人员的类型,这种科普工作适应学科交叉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但这类科普还比较 缺乏。他还称,AI时代科学信息是泛滥而非缺少,科普最主要的任务不仅仅是提供材料和信息,而是要从专家的角度帮助公众获 得较准确的信息。 在蒲慕明看来,人工智能时代科学教育和科普的重要目标是培养未来的科学家和科学公民。科学公民指的是具有相当科学素养, 以科学态度从事各行各业的公民。"一般人对科学的理解,可以看出这个社会的现代化的水平。"现代社会需要科学公民积极参与 探索一些问题的解决途径,科学公民在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