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搭上AI快车的00后,已经融资千万了
36氪·2025-05-18 09:32

AI行业就业趋势 - 双非院校文科生在就业市场面临挑战 但拥有AI相关实习经历的毕业生仍能获得优质offer 如雪柳凭借三段大厂AI实习经历收获2家AI公司offer [2] - 金融专业学生积极转型AI领域 复旦金融硕士博誉通过AI+金融创业公司实习 最终获得大厂AI业务线数十万年薪offer [2] - AI初创公司招聘竞争激烈 职升机AI团队10人规模初创公司发布实习岗位 吸引5000阅读量和数百条留言 包括大厂产品经理和名校毕业生 [4] 00后创业者特征 - 年轻创业者采用阶梯式职业路径 建议从初创公司起步 逐步向中厂大厂跃迁 斑马团队成为该路径中的关键环节 [4] - 00后创业者展现all in特质 如北大贾子昕放弃头部AI公司实习机会 直接组建3人团队创业 强调"边学边干"模式 [9] - 国际视野成为竞争优势 李文轩团队立足中国开发面向海外市场的AI学习产品 半年获4万用户和40万美元营收 [6][10] 资本与创业生态 - 投资逻辑向年轻创业者倾斜 投资人王丽指出AI领域更倾向投资35岁以下创业者 尤其关注有国际背景或知名产品的00后 [12][13] - 融资策略呈现"小胃口"特征 00后创业者多采取小额融资 如万晓初初期仅融100万 团队人力成本占比最高 采用以租代买控制开支 [14] - 超级个体模式兴起 李文轩团队仅4人 95%代码和产品设计由其独立完成 展现极强个人能力 [16] 行业应用与商业化 - AI销售系统实现商业突破 万晓初团队产品达到PMF阶段 AI销售转化率达10%-15% 可替代1/3真人销售 客户年度预算达数百万 [20] - 教育市场热度高涨 AI训练营两天收费4980元仍快速满员 参与者包括电商老板和个体户 学习热情持续至晚间9点 [17] - 企业级应用加速落地 某客户计划用AI系统替代300人销售团队 促使万晓初调整全年业绩预期至300万以上 [18] 职场竞争与行业影响 - 实习门槛水涨船高 博誉指出当前AI岗位要求已显著提升 形成"需要大厂实习才能获得大厂实习"的循环 [23] - 大厂实习压力加剧 雪柳经历每日凌晨会议和周末工作 转正需达到超越3年经验正式员工的标准 [24][25] - 职业焦虑普遍存在 斑马观察到在校生过早规划职业路径 部分大二学生已开始AI公司实习并制定小厂-中厂-大厂跳槽计划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