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趋势 - "安全"正从车企的合规底线转变为突围红海竞争的新赛道,成为消费者购车决策及车企应对竞争的核心关注点 [1] - 相关部门近期整顿智驾乱象,要求车企不得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担负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1] - 行业从燃油车转换至新能源赛道,电池起火、智驾事故等安全事件使"安全不仅是底线,也是最大竞争力"的呼声高涨 [2] - "智能化提升下的安全性能提升"是自主品牌当前打开局面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2] 公司战略与投入 - 奇瑞汽车将安全作为"底线",对安全技术和品质的追求达到极度苛刻的程度,认为安全没有"天花板" [1] - 公司坚持"投入很大,胆子很小"的理念,新技术开发积极但上车谨慎,反复试验验证 [1] - 奇瑞早期投入20亿元建设亚洲最大的碰撞安全实验室——龙山试验中心,每年实车碰撞超1500次 [2][3] - 公司构建覆盖全人员、全过程、全工况、全方位、全市场的全维安全防护体系,重塑安全底线 [3] 技术成果与安全体系 - 奇瑞智慧安全系统及前瞻安全技术成果发布,包括"守护者"智慧安全系统,目标成为全域安全生态的领导者 [1][5] - 电池安全方面,奇瑞坚持超越新国标的全球高标准开发,电池包全维防护,电池管理系统10重安全设计,全维度测试5000条以上,基于AI算法实现全时预警、全域保护 [5] - 智能安全方面,依托猎鹰辅助驾驶大模型、亿万级全球数字场景与全维度软件质量保障,实现智能检测、智能感知、精准识别与精准控制 [5] - 车身安全上,奇瑞磐石车身采用shotgun结构,小蚂蚁车型使用同级唯一全铝笼式车身,实现安全平权 [5] 海外市场与未来布局 - 奇瑞在海外市场注重安全底线,应对不同市场标准,部分海外测试中表现优于国内同行 [5] - 公司认为安全是理念、责任、设计、冗余、测试和关怀的综合结果 [5] - 奇瑞已着手布局未来交通出行安全领域,开发汽车中央安全域控大脑、AI预碰撞、车身自防御、撞后自修复等一系列新技术 [6]
尹同跃回应奇瑞“起大早赶晚集”:积极开发新技术谨慎“上车”
中国经营报·2025-05-18 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