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瑞经贸合作历史与现状 - 瑞典超过1万家企业开展对华贸易,包括宜家、爱立信、沃尔沃等长期深耕中国市场的企业 [1] - 中瑞两国互为北欧地区和亚洲的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中国对瑞典投资同比增长70% [1] - 瑞典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280年前"哥德堡号"商船开启中瑞经贸合作 [1] 瑞典企业在华研发与制造布局 - 阿特拉斯·科普柯集团启用无锡压缩机技术园区,作为全球制造、研发和客户互动核心枢纽 [2] - 阿特拉斯在中国拥有4家工厂和1个高科技研发中心,坚持本地开发、本地采购、本地生产策略 [2] - 斯堪尼亚计划在中国新建重型卡车制造工厂,传拓集团中国研发中心将覆盖创新研发和车联网开发 [4] 新能源汽车与汽车产业转型 - 沃尔沃在中国拥有亚太区总部、研发中心和三大制造基地,员工约9000人 [5] -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沃尔沃认为中国在软件和AI领域已从追赶变为引领 [5] - 中国汽车厂商在全球扩张并迈向高端化,本土供应商进入欧洲市场 [7][8] 人才与成本优势 - 中国每年高校毕业生达1000万人,瑞典企业需在中国等市场寻找专业人才 [7] - 中国汽车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具有显著竞争力,相同质量下能大幅降低成本 [7] 消费品与轻工业领域 - 斯帝卡在中国一线乒乓球拍市场占比约40%,2010年起在中国保持自营模式 [11] - 希丁安床垫品牌在中国市场增速全球第一,高峰期拥有300多家自营门店 [11] - 瑞典向中国出口领域包括工业设备、船舶、机器人及消费品 [9] 瑞典企业入华历程 - 改革开放后瑞典企业快速进入中国,部分企业要求供应商同步在华建厂 [9] - 爱立信1894年就将产品卖到上海,但大量瑞典企业从上世纪50-60年代开始入华 [9]
瑞典上万家企业已扎根,新时代“哥德堡号”加码投资中国
第一财经·2025-05-18 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