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OpenAI“巨无霸”数据中心计划:重塑全球AI算力版图
经济观察报·2025-05-18 22:59

算力基建规模与规划 - OpenAI联合阿联酋G42在阿布扎比沙漠建设占地10平方英里(26平方公里)、耗电量5吉瓦的超级数据中心,规模相当于五个核反应堆装机容量[1] - 该项目装机容量是美国得州"星际之门1号"项目的四倍,可为300万美国家庭供电,采用模块化设计和"算力联邦"共享模式[2] - "星际之门"计划拟在2029年前投资5000亿美元,在美国本土建设5-10个超算园区,每个园区具备1吉瓦以上电力支持能力[3] - 得州阿比林首个园区已开建,将容纳40万个英伟达GB200芯片,预计2026年中期投运[3] 战略合作与地缘布局 - 项目形成"科技巨头+主权基金+云服务商"铁三角组合:微软向G42投资15亿美元并进入董事会,Azure提供底层技术支持[2] - OpenAI推行"OpenAI为国家"计划,拟在英德法等10国复制主权AI基础设施模式,通过定制ChatGPT培育本土AI生态[3] - 阿联酋凭借全球最低太阳能发电成本(13.2美元/兆瓦时)和新能源开发经验成为战略选址[4] 技术架构与供应链 - 项目分阶段部署6.4万个GPU,首批1.6万个GB200芯片采用"小步快跑"策略规避技术路线锁定风险[6] - 需在沙漠极端气候下实现低于行业标杆1.1的能效比(PUE),对液冷技术、芯片架构和电力调度提出挑战[6] - 英伟达芯片产能分配可能成为制约项目进度的关键变量[6] 行业竞争格局 - OpenAI通过百万级芯片集群将算力标准提升至新高度,Meta计划2024年底前达到60万个H100芯片等效算力[7] - 中国企业在基础模型研发、智能芯片制造和超算基建等上游环节仍存差距,面临国际化空间挤压[7] 能源基础设施联动 - 5吉瓦级算力集群需采用"发电厂与数据中心并排建造"模式,核电站成为全天候运行的最佳选择[4] - 能源基础设施捆绑使AI算力竞争演变为国家能源体系较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