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企宜从三维度构建技术护城河
证券日报·2025-05-18 23:45
行业现状与挑战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智能化、电动化浪潮中持续高速发展,但安全事故频发引发公众对安全性的高度关注 [1] - "铜陵小米SU7爆燃事故"等事件对车企造成重大打击,影响消费者购车决策和产业链发展 [1] - 行业在追求续航里程、电池能量密度等核心参数时,安全设计面临成本压缩风险 [1] - 智能驾驶系统技术成熟度与宣传存在差距,可能导致驾驶员过度依赖而应急能力缺失 [1] 技术改进方向 -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是自燃事故核心诱因,需加快全固态电池研发以解决热失控问题 [2] - 政策层面已将全固态电池列为重点攻关方向,需强化产学研协同机制 [2] - 需开发高稳定性正负极材料解决碰撞后电解液泄漏问题,车身轻量化需兼顾安全 [2] 智能安全布局 - 针对L2级辅助驾驶"临界接管"缺陷,需建立三重冗余机制:感知层异构融合、决策层双计算单元、执行层双制动系统 [2] - 需强化驾驶员监控系统,通过红外摄像头与电容方向盘实时监测注意力,必要时强制降速停车 [2] - 需积极推进车联网技术,实现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数据互通 [2] 测试验证与透明度 - 车企需建立更严格高效的测试机制,让消费者感知驾驶安全性 [2] - 需建立事故数据公开机制,通过透明化消解信息不对称,增强消费者信心 [2] 行业发展理念 - 新能源汽车终极使命是以更安全方式承载人类出行,需平衡技术创新与生命安全 [3] - 车企应摒弃"技术神话"营销手段,明确智能驾驶技术边界,杜绝误导性表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