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付式消费不能透支信任
经济日报·2025-05-19 05:55
预付式消费市场现状 - 预付式消费在健身、教育培训、美容美发等多个领域盛行,虽带来优惠和便利,但潜藏服务缩水、退费难、商家跑路等风险 [1] - 乱象频发正透支公众信任,侵害消费者权益并影响市场健康发展 [1] 法律法规与监管措施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于5月1日施行,针对"卷款跑路""霸王条款"等问题划定权益保护红线 [1] - 需完善法律法规,明确监管主体职责,加强合同条款监管 [1] - 建议建立预付式消费监管平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实时监控商家经营状况 [1] - 对违规商家严厉处罚并公开曝光,通过"信用监管+"模式将履约情况与企业征信挂钩 [1] 行业协同与第三方保障机制 - 行业协会需建立黑名单共享机制,平台机构应定期发布商家信用评级 [2] - 引入预付资金托管制度,要求商家将资金存入第三方托管账户 [2] - 鼓励商家为消费者购买预付式消费保险,由保险公司在商家出问题时先行赔付 [2] 消费者教育与市场生态构建 - 需加强预付式消费知识宣传教育,提升消费者风险意识和保护能力 [2] - 通过资金监管技术革新、信用体系重塑、行业自律等多方参与,构建公平透明的消费环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