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谷歌CEO皮查伊回应“谷歌已死”论:AI决定未来,中国竞争力不容忽视
36氪·2025-05-19 18:44

AI战略与搜索转型 - 谷歌正从传统搜索转向"跟随用户"的智能助手模式,产品将更具预测性和个性化,甚至在用户提问前提供信息 [3] - AI概览功能已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超15亿,AI模式下的查询平均长度是传统搜索的2-3倍 [7][9] - 公司自2015年起定位为"AI优先",通过收购DeepMind和启动Google Brain项目奠定基础,Transformer架构模型显著提升搜索质量 [6][7] 基础设施与技术优势 - 自研TPU芯片已迭代至第七代,构建全栈式基础设施体系,支撑大规模低延迟AI服务,2025年计划750亿美元资本支出中过半用于Google Cloud [13][14] - Gemini 2.5系列模型凭借基础设施优化实现高性价比服务,Flash模型在性能与成本效率上处于行业帕累托前沿 [13][14] - 采用双轨芯片策略:同时使用英伟达GPU和自研TPU,内部主要用TPU训练部署Gemini模型 [15] 商业模式与竞争格局 - AI概览广告收益已达传统搜索水平,证明AI搜索具备可持续商业模式,计算成本过去18个月显著降低 [9] - Gemini App月活3.5亿,但嵌入搜索的AI概览才是全球使用最广的生成式AI应用,ChatGPT月活6亿的对比存在偏差 [7][8] - 中国AI公司DeepSeek的崛起显示中国技术前沿实力,其模型效率优化方向与谷歌策略部分吻合 [21] 未来计算平台布局 - AR眼镜可能成为下一代主流计算平台,语音与多模态交互将使人机交互更自然,公司持续投入Pixel系列和Waymo等硬件项目 [18][19] - 量子计算处于类似2015年AI的技术曲线阶段,预计3-5年内实现超越经典计算的现实应用 [25] - 机器人技术临近"魔法时刻",Gemini机器人项目整合视觉/语言/动作模型,计划推出开放平台操作系统 [26][28] 业务生态与长期战略 - YouTube与Google Cloud合并营收达1100亿美元,公司已成为全球最大媒体和企业软件提供商之一 [10][11] - Alphabet结构以基础技术扩展为核心,Waymo、Isomorphic等业务共享Gemini和AI技术主线 [31] - X实验室持续孵化突破性项目,如Waymo和Google Brain早期版本均源于此 [31] 能源挑战与全球竞争 - 电力成为AI发展核心瓶颈,太阳能+储能电池和核能是重点方向,当前云计算业务已受能源限制影响 [22][24] - 中国2040年发电量或达美国4倍,能源基础设施速度将决定AI算力扩张天花板 [22][23] - 公司长期投资量子计算和机器人等前沿领域,遵循"长期积累+非线性爆发"路径 [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