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经济风口】 发展低空经济需要保持耐心和定力
证券时报·2025-05-20 02:02

低空经济发展现状 - 低空经济正从概念走向现实,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涵盖通用航空、无人机、低空旅游、应急救援等多个领域 [1] - 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59.5亿元,增速33.8%,预计2025年达1.5万亿元,2035年达3.5万亿元 [2] - 珠海高新区举办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供需对接会,6家企业展示"黑科技"产品,推动技术供给方与需求方对接 [1][2] 技术应用与区域布局 - 飞拍科技推出"1+N"场景融合解决方案,紫燕无人飞行器在无人直升机细分市场占据领军地位 [2] - 深圳计划2026年建成1200个低空起降点,浙江计划2027年建成20个A类通用机场和150个公共无人机起降场 [2] - 信息通信企业开展基于5G/5G-A的低空通信及感知网络技术验证和应用试点 [2] 行业挑战 - 关键技术如航空发动机、航电系统对外依存度较高,低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行业发展 [3] - 应用场景普及率低,消费潜力未充分激发,产品缺乏价格优势 [3] - 全国低空经济全域协同发展机制尚未建立,各地规划呈现碎片化和多头管理现象 [3] 发展建议 - 政府需完善顶层设计,加强政策引导,健全法规标准,推动全域协同发展 [3] -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包括通用机场、低空通信和感知网络等硬件和软件设施 [3] - 企业需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技术,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降低成本,开拓应用场景 [3] 未来展望 - 低空经济发展是"马拉松",需保持耐心和定力,在政策、市场、产业链和技术创新共同推动下实现稳健发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