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取消“仅退款”的背后:卖家退货越来越多,买家衣服越来越难买
搜狐财经·2025-05-20 04:55

电商平台政策调整 - 淘宝、拼多多、京东等电商平台集体取消"仅退款"政策,替换为"与商家协商处理"[1][2] - 政策调整源于服装电商行业长期积怨,涉及平台、卖家和买家三方矛盾[4] 商家经营困境 - 淘宝女装店退货率从2021年30%飙升至2024年70%-80%,部分直播间退货率高达90%[7][11] - 单件售价200元连衣裙退货成本达50元,"仅退款"订单导致货品无法收回[7][8] - 网红店"大C来也"月推广费数十万,销售额仅增20%但利润下降50%[12] - 2025年3月部分商家关店转行跨境电商[9] 行业恶性循环 - 商家为应对低价竞争使用廉价面料和简化工艺,导致产品质量下降[14] - 运费险和退货便利催生"多买多退"现象,退货成本被摊入定价致价格虚高[22] - 中等价位品质服装消失,200-500元区间产品面临流量困境[23] 消费者行为变化 - 消费者遭遇货不对板问题,如直播间连衣裙实物质量差如"抹布"[19] - 部分消费者转向实体店品牌或熟人推荐店铺,关注"一衣多穿""面料解析"等关键词[27] - 社交平台出现对"一次性衣服"和千篇一律设计的集中吐槽[19][20] 平台规则影响 - 拼多多2021年推出"仅退款"政策后,出现职业"羊毛党"批量退款牟利现象[15] - 2023年中小商家发起"炸店"行动冲击平台自营店[15] - 平台尝试用"高体验分店铺优先展示"算法筛选优质商家[27] 行业趋势观察 - 电商流量规则导致服装行业急功近利,爆款模仿现象严重[20] - 消费者需求从"便宜"转向"对的商品",商家需回归产品本质[28] - 平台、卖家和买家三方陷入信任危机,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