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深度|一颗螺丝钉的数字化之旅:长虹AI如何守护“零缺陷”制造

核心观点 - 长虹控股集团通过数字孪生、区块链和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技术,实现从螺丝钉微观元件到全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透明化和高效化变革 [1][4][12] 数字编码系统 - ISRM系统实现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覆盖注册、筛选、准入、审核、协议签订、报价、库存及质量管控等全流程 [2] - 系统通过钢卷号、批次号或合同号锁定问题来源,供应商可即时提供材质书及生产记录,快速分析并整改质量问题 [2] - 区块链技术确保质量管理记录不可篡改,实现责任清晰可溯 [2] - "一物一码,一码到底"模式提升生产质检效率,帮助供应商提高原材料质量稳定性和研发创新速度 [3] 数字孪生技术 - 工业互联网平台整合设备实时数据、工艺参数和质检判定依据,构建透明化数字镜像,使生产过程完全可视化 [4] - 数字孪生与区块链融合应用:在采购阶段构建动态供应商评分模型,在合同阶段形成不可篡改记录,在管理阶段实现全生命周期追溯 [5] - 技术整合使供应链从"黑箱"转为"透明化",减少浪费并提升管理效率,例如通过质量评分推动供应商改进或更换 [6] - 中小企业可借鉴建立供应链风险监测体系,提前识别风险并制定应急预案 [7] 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 - 长虹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覆盖八大行业九大领域,赋能多个工业园区,形成60多个可复制应用场景,包括制造执行、仓储物流和供应链协同 [8] - 平台创新构建"1+3+N"服务体系:1个数实融合底座、3类定制化"智改数转"方案、N个典型场景,提供可快速复制的成功经验 [9] - 对内贯通研发设计、供应链协同到售后服务全生命周期,推动智能工厂转型;对外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数字化方案,打造"销研产供服"一体化生态 [10] - 数字化转型使质量管控从抽检变为全检,缺陷率数量级下降;生产响应速度从分钟级跃升至毫秒级;跨行业价值网络加速形成新协作范式 [10] 制造业转型本质 - 智能制造通过数据穿透和融合实现全要素、全流程、全生态重构,使工业元件具备可追溯、可诊断、可预测能力 [11] - 制造业思维根本转变:元件拥有"数字身份证"、产线构建"数字孪生体"、供应链运行于"数字账本",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即资产"模式 [12] - 产业升级始于微小元件的透明化,成于整个生态系统的数字共生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