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举措核心内容 - 七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提出15项科技金融政策举措,涵盖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等领域 [1] - 政策旨在推动金融资源进入科技创新领域,引导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破解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堵点 [1] - 银行业作为金融体系核心支柱,在资金、客群方面具备先天优势,是支持科创企业和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1] 信贷支持现状 - 银行业支持科创企业的主要方式为信贷支持、股权直投、投贷联动,其中信贷支持是主流 [2] - 一季度数据显示:工商银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3.5万亿元,农业银行1.6万亿元(增速34.7%),中国银行科技金融贷款新增5702亿元(增速29.82%),建设银行科技相关产业贷款超4万亿元 [2] - 《政策举措》强调建立银行信贷支持科技创新的专项机制,推动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 [2] 信贷支持的局限性 - 银行传统信贷依赖抵押担保,与轻资产的科创企业匹配度低,难以支持初创期企业 [3] - 信贷仅能"解近渴",无法解决长期资金需求,需更多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3] 投贷联动模式发展 - 投贷联动通过"信贷+股权"结合,用投资收益抵补信贷风险,为科创企业提供持续资金支持 [4] - 自2016年试点以来,银行业加速布局:工商银行通过子公司为超2300家科技型企业提供股权投资(余额550亿元),贷款余额近3000亿元 [5] - 兴业银行强化"商行+投行"战略,集团内联动投资规模达2079.85亿元(截至2023年末) [5]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扩容 - 《政策举措》提出将AIC股权投资试点扩大到18个省份,银行系AIC成为服务新质生产力的耐心资本 [7] - 工商银行AIC试点城市基金签约规模超1500亿元,启动800亿元科技创新基金 [7] - 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相继获批或拟设立AIC,注册资本分别为100亿元、150亿元、100亿元 [8] - AIC资金来源广泛,包括初始资本金、母行定向降准资金、金融债券发行等,具备低成本稳定优势 [8]